【取消公摊面积什么时候实行公摊面积怎么算】近年来,关于“取消公摊面积”的话题备受关注。不少购房者关心,这一政策何时能落地?公摊面积又是如何计算的?本文将从政策背景、实施时间、计算方式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相关信息。
一、政策背景
公摊面积是指在整栋楼中,不属于任何一套房屋的公共区域面积,如楼梯间、电梯井、走廊、门厅等。这部分面积被分摊到每户,导致实际使用面积小于合同面积,引发购房者不满。
为解决这一问题,多地开始探索“取消公摊面积”政策,推动“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直接挂钩,提高购房透明度和公平性。
二、取消公摊面积何时实行?
截至目前(2025年),全国范围内尚未全面推行“取消公摊面积”政策。但部分城市已试点或出台相关政策:
| 城市 | 政策内容 | 实施时间 |
| 深圳 | 推行“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双公示制度 | 2023年起 |
| 杭州 | 鼓励开发商采用“使用面积”销售模式 | 2024年起 |
| 北京 | 正在研究取消公摊面积政策 | 尚未正式实施 |
| 上海 | 部分项目试行“使用面积”销售 | 2024年 |
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统一政策,各地仍以地方试点为主。
三、公摊面积怎么算?
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因地区而异,但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计算公式
公摊面积 = 总建筑面积 - 所有套内面积之和
2. 常见公摊比例
不同楼盘、不同建筑类型,公摊比例差异较大:
| 建筑类型 | 公摊比例 | 说明 |
| 高层住宅 | 15%-25% | 电梯房公摊较高 |
| 多层住宅 | 8%-12% | 无电梯,公摊较低 |
| 别墅/洋房 | 0%-5% | 独立产权,基本无公摊 |
| 商业综合体 | 20%-30% | 公共空间多,公摊高 |
3. 影响因素
- 楼层高度:楼层越高,公摊可能越大;
- 楼体结构:设有电梯、大堂、车库等,公摊增加;
- 房屋用途:住宅与商业用途公摊差异明显。
四、总结
| 问题 | 答案 |
| 是否取消公摊面积? | 全国尚未统一实施,部分地区试点 |
| 公摊面积怎么计算? | 公摊面积 = 总建筑面积 - 套内面积 |
| 公摊比例一般是多少? | 一般在8%-30%之间,视情况而定 |
| 哪些城市已试点? | 深圳、杭州、上海等地正在尝试 |
| 未来会全面取消吗? | 还需观察政策发展,暂无明确时间表 |
五、购房建议
购房者在购买房产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 要求开发商提供详细的公摊面积说明;
- 查看合同中的“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对比;
- 在选房时优先考虑公摊比例较低的房源;
- 关注当地政策动向,及时了解最新信息。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规范,“取消公摊面积”或将逐步成为趋势,但具体实施时间和方式仍需进一步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