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原文与赏析白居易】《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融合历史与传说,抒发了对爱情、权力与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
《长恨歌》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开篇,讲述了唐玄宗李隆基因宠爱杨贵妃而荒废朝政,最终导致安史之乱,杨贵妃在马嵬坡被赐死的故事。诗中既有对帝王爱情的描写,也有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同时融入了神话色彩,如“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表达了对爱情的永恒追求与无法实现的遗憾。
全诗共120句,分为四段:
- 第一段(1-40句):叙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 第二段(41-80句):描写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被赐死。
- 第三段(81-100句):讲述唐玄宗在位后对杨贵妃的思念。
- 第四段(101-120句):借神仙传说表达对爱情的执着与哀怨。
二、诗歌特点总结
| 特点 | 内容说明 |
| 叙事性强 | 以故事为主线,情节曲折,结构清晰。 |
| 情感真挚 | 表达了皇帝与妃子之间的深情,也反映了国家动荡下的无奈。 |
| 语言优美 | 多用对仗、比喻、典故,富有韵律感。 |
| 现实与浪漫结合 | 在真实历史基础上加入神话元素,增强艺术感染力。 |
| 主题深刻 | 不仅写爱情,更隐含对权力、政治、人生无常的思考。 |
三、主要人物分析
| 人物 | 身份 | 性格/形象 | 在诗中的作用 |
| 唐玄宗 | 帝王 | 情深义重,但沉迷享乐 | 爱情的主角,也是悲剧的根源 |
| 杨贵妃 | 妃子 | 美貌出众,聪慧多情 | 爱情的核心,象征美好与毁灭 |
| 高力士 | 宦官 | 忠诚侍从 | 参与赐死事件,推动情节发展 |
| 李隆基(后期) | 帝王 | 悔恨、孤独 | 表现失去后的痛苦与反思 |
四、经典语句赏析
| 句子 | 出处 | 赏析 |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第36句 | 表达两人爱情的坚定与永恒,寓意深切。 |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第120句 | 总结全诗情感,突出爱情的永恒与悲伤。 |
|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 第45句 | 描述安史之乱的爆发,暗示盛世的终结。 |
|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 第63句 | 描绘唐玄宗面对杨贵妃死亡时的无力与悲痛。 |
五、结语
《长恨歌》不仅是白居易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更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它通过一个爱情悲剧,折射出盛唐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爱情、生命与命运的永恒追问。无论从文学性还是思想性来看,《长恨歌》都值得深入研读与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