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荦荦大端是成语吗是什么意思】“荦荦大端”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表达,常被用来形容事物的主要部分或关键点。很多人在使用时会疑惑它是否为成语,以及它的具体含义。本文将对“荦荦大端”进行详细解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其用法与意义。
一、
“荦荦大端”出自《荀子·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持天下,此大儒之达也。夫是之谓大本,是之谓大齐,是之谓大伦,是之谓大体,是之谓大端。”这里的“荦荦”意为明显、突出,“大端”指主要部分或关键之处。后人引申为“主要部分”或“重要方面”。
虽然“荦荦大端”在现代汉语中常被当作成语使用,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成语,而更像是一种固定搭配的短语。它多用于书面语中,强调事物的核心或重点。
二、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否(更多为固定搭配) |
| 出处 | 《荀子·儒效》 |
| 字面意思 | “荦荦”:明显、突出;“大端”:主要部分、关键点 |
| 引申含义 | 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或核心内容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书面语,强调重点或主干 |
| 例句 | 这篇文章的荦荦大端在于对政策的分析。 |
| 常见误用 | 有人误以为是成语,实际应视为固定短语 |
| 与其他词的区别 | 如“重中之重”、“核心问题”等,语义相近但用法不同 |
三、结语
“荦荦大端”虽非传统成语,但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广泛使用,尤其在强调事物重点时非常实用。理解其来源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表达时更加准确和得体。希望本文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一表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