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家泡脚按摩SPA店里上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每天接触的客人形形色色,但最让我感到好奇和困扰的,是那些技师之间的“小圈子”氛围。她们平时看起来很专业、很敬业,但一到休息时间,话题就总是绕不开“我昨天接了谁”、“他花了多少钱”、“他是不是常来”这些内容。
说实话,刚开始我还觉得挺正常的,毕竟大家都是靠手艺吃饭,多聊聊客户也是人之常情。但后来我发现,这种炫耀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潜规则。有些技师会故意在别人面前提起某个VIP客户,语气里带着一丝得意;有的则会比较谁接到的“大单”更多,甚至还会打听别人有没有“被抢客”。
有一次,我听到两个技师在后台聊天,一个说:“你昨天那个客户真不错,听说是公司高管,消费很高。”另一个马上回应:“那算什么,我上周接了一个老板,直接定了三个月的套餐。”听着她们说话的语气,仿佛这不是在谈论工作,而是在比拼谁更有“本事”。
其实,我理解她们的出发点——想让自己显得更受欢迎、更有价值。但问题在于,这种炫耀有时候会让其他同事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嫉妒心理。尤其是当一些新来的技师刚入职,还没怎么接到客户时,听到这些话可能会觉得自己被边缘化。
我也曾试着跟其中一位资深技师聊过这个问题,她笑了笑说:“这很正常啊,我们不就是靠客户吃饭的吗?你不主动去争取,别人自然会抢走。”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我不禁想问:难道我们的价值真的只体现在客户数量和消费金额上吗?
渐渐地,我开始意识到,这家店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生意不错,但内部的氛围却并不健康。员工之间缺乏真正的信任和合作,反而因为竞争而产生了隔阂。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技师干不了多久就会换地方的原因之一。
作为前台,我虽然不是技师,但也常常被卷入这种“客户资源”的讨论中。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有一天我也成为她们中的一员,会不会也变得和她们一样?还是说,我可以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被这种风气所影响?
无论如何,这段经历让我对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表面的和谐,更是一种看不见的较量。而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自我,也许才是最难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