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资讯 > 严选问答 >

丧家犬是什么

2025-09-15 18:58:36

问题描述:

丧家犬是什么,急到跺脚,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18:58:36

丧家犬是什么】“丧家犬”是一个中文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常用于形容失去依靠、无家可归的人或动物。这个词语在现代语境中多带有贬义,有时也用来比喻那些失意、落魄或者没有归属感的人。

下面是对“丧家犬”的详细解释和相关资料总结:

一、基本解释

项目 内容
词性 名词/比喻用法
出处 《左传》、《史记》等古籍中均有类似表述
含义 原指失去主人的狗,引申为无家可归、失势或落魄之人
用法 多用于讽刺或贬义,也可用于自嘲
现代用法 常见于网络语言、文学作品、影视剧中

二、历史出处与演变

“丧家犬”最早出自《左传·哀公十一年》,原文为:“子路曰:‘君子见大敌而惧,吾何患焉?’孔子曰:‘君子不忧不惧,而况于丧家之犬乎?’”这里的“丧家之犬”指的是失去主人的狗,后来被引申为无依无靠的人。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类似用法,如“项王怒,欲杀之,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当者破之,不如以兵降之,恐其变也。’项王曰:‘此乃丧家之犬耳!’”

这些典故表明,“丧家犬”最初是用于描述失去主人的狗,后来逐渐演变为对人的比喻。

三、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在当代社会,“丧家犬”一词被广泛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1. 讽刺他人:常用于批评那些失败、落魄或缺乏能力的人。

2. 自嘲表达:一些人会用这个词来自我调侃,表达一种“我也不过如此”的心态。

3. 文学与影视:在小说、电影、电视剧中,常用来刻画角色的困境或命运。

四、文化内涵与情感色彩

方面 内容
情感色彩 贬义为主,带有同情或讽刺意味
文化背景 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归属与尊严
心理暗示 强调“有家”与“无家”的对比,体现对归属感的重视

五、相关词语与近义词

词语 含义
流浪汉 无固定住所、无稳定工作的人
落魄者 失败、不得志的人
无依之人 缺乏家庭或社会支持的人
失意人 在事业、生活上遭遇挫折的人

六、结语

“丧家犬”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古人对“归属感”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它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特定语境下仍然具有一定的表达力和象征意义。无论是作为讽刺还是自嘲,它都提醒我们:一个人的价值不应仅仅取决于他是否“有家”。

总结:

“丧家犬”原指失去主人的狗,后引申为无家可归、失势或落魄的人。它在古代文献中有明确出处,在现代语境中多用于讽刺或自嘲,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