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一、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任职江西期间。这首词借景抒情,通过描绘登临造口壁所见之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全词意境深远,情感沉郁,语言凝练,展现了辛弃疾词作中典型的豪放风格与深沉爱国情怀。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该词的内容与艺术特色,以下以表格形式对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进行系统整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作者 |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 |
写作背景 | 本词写于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时,登临造口壁所见,抒发对国事的忧思。 |
原文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注释 | - 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为登高远眺之地。 - 清江水:指赣江,清澈的江水。 - 行人泪:指南渡百姓的离乡之泪。 - 长安:指北宋都城,象征故国。 - 可怜:可惜,令人惋惜。 - 山深闻鹧鸪:鹧鸪鸣声悲切,象征离别与哀愁。 |
翻译 | 郁孤台下流淌着清澈的江水,其中饱含了多少南渡百姓的眼泪。 向西北遥望长安,可惜重重青山挡住了视线。 青山虽高,却挡不住江水东流而去。 傍晚时分我心中充满忧愁,深山中传来鹧鸪的啼叫。 |
赏析 | - 意象丰富:以“清江水”“行人泪”“青山”“鹧鸪”等意象营造出苍凉悲壮的氛围。 - 情感深沉:通过对江水东流的描写,表达对国家沦陷、山河破碎的深切感慨。 - 象征手法:青山象征阻碍,江水象征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鹧鸪则暗示离愁别绪。 - 语言简练:全词仅四句,但意境开阔,情感浓烈,体现了辛弃疾词风的典型特征。 |
三、结语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更是辛弃疾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他在词中寄托了对中原故土的思念、对国运衰微的痛心以及对恢复河山的坚定信念。此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辛弃疾词作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至今仍广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