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资讯 > 严选问答 >

部编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部编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急!求解答,求别忽视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9 13:07:28

部编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本节课围绕“罗斯福新政”展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背景、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实施过程及历史意义,并能结合现实思考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总结

教学目标 具体内容
知识与能力 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及成效;掌握新政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史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国家在危机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对社会公平与稳定发展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内容 说明
教学重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新政在经济恢复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新政中“国家干预”的意义及其长期影响;区分新政与传统自由放任政策的不同。

三、教学内容梳理

阶段 内容要点
背景 1929年经济大萧条爆发,美国社会动荡,失业率飙升,民众生活困难。
措施 1. 金融整顿(如《紧急银行法》)
2. 工业复兴(如《全国工业复兴法》)
3. 农业调整(如《农业调整法》)
4. 社会保障(如《社会保障法》)
成效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恢复了部分企业信心,改善了民生。
影响 为后来的“福利国家”模式奠定基础,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典范。

四、课堂活动建议

活动类型 目的 方法
小组讨论 增强学生对新政的理解 分组讨论新政措施的利弊
角色扮演 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模拟不同利益群体对新政的态度
史料分析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分析相关文件或图片资料

五、教学反思与建议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历史事件,避免单一评价。同时,应结合现实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国家政策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此外,可适当引入相关影视作品或纪录片片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结语:

罗斯福新政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与社会责任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