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协会的财务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与合理性,维护协会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财务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协会的所有财务活动及相关人员。
第一章 总则
1. 目的与原则
本制度旨在明确协会在财务管理中的职责分工,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协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财务管理应遵循合法合规、公开透明、精打细算的原则。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协会及其下属部门、分支机构的所有财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收入管理、支出控制、预算编制和审计监督等。
3. 组织架构
协会设立财务管理部门,负责日常财务工作的具体实施。同时,协会成立财务监督小组,对财务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第二章 收入管理
4. 收入来源
协会的收入主要包括会费收入、捐赠收入、政府资助、服务收费以及其他合法收入。所有收入必须及时入账,并开具正规票据。
5. 收入登记
每笔收入需详细记录,包括日期、金额、来源及用途等信息。财务部门应建立专门的收入台账,确保账实相符。
6. 收入审批
所有收入的收取须经过财务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方可入账。对于大额收入,还需报请会长或理事会审议决定。
第三章 支出管理
7. 支出分类
协会的支出分为常规性支出(如办公费用、差旅费)和项目性支出(如专项活动经费)。每类支出都应有明确的预算和审批流程。
8. 支出审批权限
小额支出由财务负责人审批;超过一定限额的支出需提交会长或理事会审议。重大项目的支出还需提供详细的预算方案和可行性报告。
9. 报销流程
所有支出需凭正式发票或其他有效凭证报销。报销人需填写统一格式的报销单,并经相关领导签字确认后交财务部门办理。
第四章 预算管理
10. 年度预算编制
每年初,财务部门应根据协会的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编制年度预算草案,提交会长或理事会审议批准。
11. 预算执行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需严格按照预算安排使用资金。超出预算范围的支出需重新申报并获得批准。
12. 预算调整
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时,应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原因和调整方案,经会长或理事会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五章 审计监督
13. 内部审计
协会应定期开展内部审计,检查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4. 外部审计
每年聘请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协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并公示。
15. 责任追究
对于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甚至辞退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16. 解释权
本制度由协会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17. 生效时间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关于财务管理的规定同时废止。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希望全体成员能够共同遵守,共同努力,为协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日期]
---


